Copyright ? 2015 深圳市鑫惠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2023111395號
新媒體時代,移動端數據信息海量又龐雜,如何在數據大戰中取得優勢地位?
明白以下這幾種理論知識,幫助你學會運用營銷知識,精準營銷。
美國經濟學家納什提出非合作性質博弈理論,奠定現代經濟學基礎,納什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。
納什理論是,在博弈局面中,一種經濟策略能夠達到雙方利益的最高點,博弈雙方不會更改策略破壞這個均衡點,只有當前的策略或者達到均衡點的策略,對于博弈雙方來說,才是最優策略。
納什均衡,指的是非合作博弈狀態。在緊張的博弈狀態中,任何參與者的策略都是對其他參與人策略的最優反應。
如果知道一個博弈的均衡點,就相當于知道博弈的結局。
這帶來一場經濟學界的改革。
納什理論對經濟學的影響是,在經濟利益產生沖突時,即處于一種博弈狀態時,博弈雙方可以去尋找到一個符合雙方最高利益的策略。
這被經濟學家廣泛運用于經濟領域,做出價格預估、股市行情等決策。
例如價格大戰中,在對方不改變價格的條件下,既不能提價,否則會進一步喪失市場;也不能降價,因為會損失利潤成本。于是博弈雙方可以改變不能達到雙方利益均衡的策略,通過其他方式例如談判來達到雙方的均衡。
2012年,在電商平臺競相風起云涌的時期,京東蘇寧打得火熱的815價格大戰,實際上展現的是兩大電商家電巨頭在網上的虛擬價格的博弈狀態。無論價格戰打得怎樣火熱,在國美、凡客、天貓等第三方的介入,博弈雙方均處于非合作的博弈狀態。
運用到營銷方面就是,營銷者在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找到這個均衡點,找到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的最優策略。
企業既要盈利,消費者也要不吃虧,才能保持品牌的良性運營。
如果消費者在產品或者服務中吃了一次虧,可想而知也就不能為企業帶來口碑影響力。
美國著名企業家沃納梅克,曾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我知道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無用的,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”,這個廣告營銷界的“哥德巴赫猜想”一度困擾著營銷界。在互聯網時代,傳統的廣告營銷模式已經開始轉變為新型的社會化營銷模式。新型營銷更多注重的是口碑的打造。口碑營銷充分利用互聯網、自媒體以及移動端等渠道。
從傳統的漏斗模型向口碑漏斗模型轉變可以看出,口碑營銷注重粉絲、關注、熱度、話題等這些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的數據,企業通過這些數據值變現為口碑和銷量。
口碑營銷指的是企業自動為消費者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,比如產品試用、免費服務等,同時制定口碑推廣計劃,例如利用新媒體營造話題、利用網絡營銷、制造熱點話題等等方式,消費者逐漸參與體驗并自動宣傳這項產品或者服務,消費者是使用者同時也是宣傳者。
人們通過口碑了解產品、樹立品牌,最終達到企業打造口碑、完成銷量的目的。
過去4p營銷理論是營銷的圣經,即產品、渠道、價格、促銷(product、place、price、promotion)。1960年E·杰里米·麥卡錫提出來的營銷組合理論,整個過程是從企業自上而下過渡到消費者,營銷的關鍵是讓產品被消費者注意,是“請消費者注意”,而不是雙向的互動,消費者從中處于被動。但在日益發展的時代,4p營銷理論顯得格格不入。
4c營銷理論是美國著名教授羅伯特·勞朋特在其《4P退休4C登場》提出,營銷的關鍵是“請注意消費者”。
4C理論指的是顧客、成本、便利、溝通(Customer、Cost、Convenience、Communication)。
4C營銷理論圍繞顧客展開,將顧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,重視客戶價值。在成本方面,重視產品的理想定價情況,均衡顧客心理價格與企業的盈利價格。同時在產品服務方面便利顧客,將售前、售中和售后服務做到位,建立企業與顧客雙方之間的溝通,構建新型的、友好的、良性的溝通聯系模式。
營銷因此要做到以顧客為中心,關注顧客在成本、便利方面的需求,以及建立新型的企業、顧客之間的溝通聯系模式。
營銷,關鍵是要找準理論定位,利用經濟學理論知識,運用到具體的營銷情境中。只有這樣,才能創造出營銷的經典案例出來。
Copyright ? 2015 深圳市鑫惠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2023111395號